当稍长一些,得知陆辞是多了不起的人后,更是满心憧憬。
沐浴在晏几道既炽热、又勉强装着恭谨守礼的打量中,陆辞不着痕迹地借着面上慈爱笑容的掩护,微微弯腰,满足地揉了揉可爱小孩脑袋上那乌黑发亮的小发包。
手感果然不错。
这一小小的亲昵举动,直让一心仰慕陆辞的晏几道都快当场融化了。
晏殊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简直心酸得无以复加。
那样的眼神,可是只出现在他写出一首好词时的罕见待遇啊
“依我看,他怕是巴不得跟着你出海,日日啃芽菜去。”晏殊酸溜溜道“身在福中不知福,既然他岁数也不小了,索性趁这会儿交你手里,只给你做研磨端水的粗活得了,省得每日气我。”
晏几道却信以为真,眼睛一亮,难忍激动道“几道愿往”
“”晏殊气结“美死你了”
难得见着晏殊这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窘迫模样,陆辞厚道地忍住了笑,并未接晏几道的话,而是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几道可愿陪我去庭院逛逛”
晏几道一下就被转开了注意力,欢喜地应下了。
晏几道郑重其事地牵着陆辞的手,在庭院中像模像样地点评花草时,因公务迟归一步的柳七也很快回来,换了身衣裳,喜气洋洋地帮着陆辞招待客人。
作为唯一敢抛下一切、也是唯二会被陆辞带上的人,柳七无疑成了除狄青外、被所有好友羡慕的对象。
羡慕之余,更是钦佩他的洒脱凭耳顺之躯,舍下多年来拼得的高官厚禄不要,也要追随一场无异于送命的大梦的狂徒,实在叫人感叹之余,更心生向往。
“岂能让柳兄与青弟独美只要摅羽一声令下,我也愿去”
新晋中书舍人的宋绶大声地表示了对柳七的羡慕,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向陆辞道愿意相随。
张亢闻言“噗”一声笑了出来,直白道“就宋兄这小身板,还是算了罢。”
宋绶不服气地看向张亢,当见着对方得意洋洋地抬起胳膊,鼓起肩臂那扎实筋肉的情态
在这惨烈对比下,哪怕再不服气,也得服了。
他无语凝噎,悻悻然地收回了目光,闷闷地一口将茶水悉数灌下。
还是权知开封府尹包拯厚道,为气鼓鼓的张亢象征性地添了一点茶水。
宋绶顿时像是寻到了靠山,扬声道“包弟,你可同意张副使所言”
冷不丁惹火烧身的包拯顿了顿,认真思索一阵后,正经答道“宋兄文可写游记,记录见闻;武可照料芽菜,要真去,也应去得。”
宋绶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若不是身为大理寺正的欧阳修被事务耽搁了、这会儿才赶到,将众人的关注引开,他非叫这不会说话的姓包的变成一张面饼不成。
宾客逐一来到,当所有人到齐之后,宴席正式开始。
司马光作为几位随行文官中的一员,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他虽已记不清楚幼时那场虚惊了,但对他失而复得的家人却始终不会忘了那两位恩公名姓,只因陆辞位高权重,根本无需他们报答,真要勉强,倒显硬攀了。
司马光此次决定随行,倒不是为了报恩,而纯粹是看好此行以陆昭文出仕来的一路顺风顺水,足够说明了,他可是有大气运的祥瑞。
这次虽是凶险万分,九死一生,但说不准这位祥瑞还真能逢凶化吉,平安而返。
既然有这么一桩功在千秋的政绩在身前摆着,倘若错过,岂不太过可惜
凭着外人眼中堪称孤勇的乐观,他以报恩为由说服了家人后,便潇洒地将名字报了上去。
若换做别的事,能同昭文相陆辞一同的美差,早就被无数人抢破头了。
如今面对这生死渺茫的远征,更多的是当陆辞犯失心疯了的人,纵有陛下支持、名望在前,也只有寥寥几人愿去。
司马光自然清楚,自己还远不够格赴陆公的家宴,不过是蹭了新职事的光罢了。
他乐得低调,一边看着台上歌舞,一边不时打量主席谈笑风生的陆辞,一边品尝桌上佳肴。
不得不说,他自诩不重口腹之欲,但这菜肴之味美程度,未免也太
就在司马光对新端上来的那盘名为蝤蛑签的菜式不住打量,颇有些无从下手时,耳畔忽然传来一个少年郎的清朗声音“那道梭子蟹羹,可是御厨亲手做的,仅取两螯的肉,极为鲜美,若沾一丝白醋更佳。”
原来是以梭子蟹螯所制
司马光一讶,转身看去,便见一至多不过十四五岁的小郎君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红润的嘴角还泛着油光,显然与旁边的烤羊签子脱不开干系。
能坐在这一桌上的,应都是他新职事的同僚才对
能与这只惦记着吃的年纪对上的,司马光只能立马想到那通过年初重开的童子试,凭着华丽辞赋被选入馆阁的神童苏轼了。
怎这小小年纪,家人也愿他赴这么一场生死未知的远航
司马光压下心中吃惊,从容地点了点头,当真按照苏轼的推荐,以勺舀了一小口蟹羹,添了一丝白醋。
司马光自是不知,苏轼这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可是家学渊源其父苏洵便是个“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的不羁性子,恋的是青山绿水,纵目天下美景。
直到有二子绕膝,年近而立了,他才幡然醒悟,想着捧起数卷苦读,追求功名。
只是他努力多年,还没其子苏轼一鸣惊人,率先于童子试中拔得头筹,更被破格擢用至馆阁之中。
然而那职事还没在手里捧热,苏轼就迫不及待地要踏上新征途了。
见司马光按着自己推荐的尝了那蝤蛑签后、果然露出了惊艳的神色,苏轼不禁弯了眉眼,兴致勃勃地冲他介绍起桌上其他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来。
哎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早在他听闻那位大名鼎鼎的陆公的小饕餮的称号、以及其早年为尝荔枝、自请去岭南任职的辉煌往事时,便知能入其口的,哪怕不是用料豪奢的珍品,也定然是叫口舌生津、回味无穷的巧点。
此次家宴虽才上了餐前点心和凉碟,却已让他大饱口福,生出了不枉此行的满满幸福感。
一想到此行将品尝到无数在内地难得一见的生鲜海产,甚至异国风味时,苏轼便忍不住激动地搓了搓手,心生向往。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蝤蛑签这道菜出自假装生活在宋朝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