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实需要,李贤因能够让自己充满耐心,但郑义宣挖坑埋人的手段虽然巧妙,可到底还是有些顾首不顾尾,平白暴露出了自己最大的缺点,所以李贤因并没有让自己忍耐太久,就已经大致谋划好了应对之策,前后不过五天而已。
这五天内,李贤因不仅对外界保持着绝对的沉默,在他授意下,方面也摆出了一副停工就停工,没什么大不了的姿态,看似非常潇洒地把度假酒店项目丢在一边,转头倒腾起别的小项目去了。
作为一家健康运转的地产企业,手中当然不会只有度假酒店这一个项目,只能说度假酒店是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与运营重心,他们投注了大量人力与物力在这上面,用的都是公司最好的那一批资源。
这也就导致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去筹备另一个耗资巨大的大项目,不是筹不到开工的钱,地企在拿到审批证明与各项前期手续之后,还是很容易从银行或其他地方弄到钱的,而是本身的建造经验与人力不足以支持他们同时开展好几个大型项目。
尽管的前身大河建设有着很高的建造资质,但由于其老板只想着上市赚快钱,所以人员构架虽然还算合理,却也着实太过精简了些,员工数量本身就只支撑得起一套运营配置。
而金桢京上任管理公司以来,所施行的也是以稳妥为主的管理方针,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大肆招聘,也没有大范围的人事变动,他选择在日常工作中不间断地进行职能调整。
很显然,金桢京尽管也是改革派,可对内手段却相当温和,与李贤因的大刀阔斧不是一个路数。
这种温和派改革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在稳固人心方面可以说是卓有成效,不会像李贤因那样要把许多人都闹得快要神经衰弱了才罢休,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改造公司内部缺陷的速度非常慢,整个战线都拉得相当长。
体现在现实状况中,就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的人力部分依旧不理想,除了度假村项目之外,他们的人力构架只能支持他们参投一些小项目,除此之外,就是单纯投钱却不出人参与基础建设的金钱投资了。
比如和g方面合作的商业街项目,就属于这种只出钱不出人和资源的项目。
这段时间以来,在金桢京的领导下,还真没少投资外边儿的小项目,而公司在这些小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利润其实是不低的,毕竟是房产与建筑行业,哪怕是小项目,资金总额相比大部分行业的均值来说还是非常巨大的,只要能盈利,那肯定都不少赚。
但此行业还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回款慢,如果想着等公司在这些小项目上赚的钱全部回款,然后再拿着这些钱去支援度假酒店项目,那还是趁早洗洗睡吧根本来不及
所以只要项目一天不开工,就会一直处于资金链紧绷的状态,除非李贤因能从外部投入一笔巨额资金直接支援本部,他们才有长期停工打持久战的底气,否则闹上几个月,他们说不好就得元气大伤,并且不得不做出选择。
要么选择彻底放弃度假酒店项目,断尾求生,要么就得花钱花精力清除各种麻烦,说不好真有可能被拖垮。
正是因为清楚这背后的各种弯弯绕绕,所以尽管听从了社长的吩咐,暂时把停工的事儿放一放,先安心维持住公司的运转及其他项目的稳定,可金桢京的内心还是相当焦虑,生怕他当作自家小孩儿来养的公司就这么“夭折”了。
然而与他相反的是,社长的反应堪称冷淡,仿佛没有发生任何大事儿一般,非常平静地让他不要就停工的事儿发表任何看法,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剩下的部分他会解决的。
这一度让金桢京有些难受,按照他的想法,破解当前局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起舆论的力量,把所遭受到的刻意刁难发散出去,引发大范围议论,从而给城建与银行方面施压,迫使他们退缩。
而且从以往的事例来看,他们家社长在这方面绝对是个高手,郑义宣不一定能玩得过他。
可社长在此次事件中所做出的应对之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且也与往常的行事风格有较大差异,就这样,在停工后,他缩在公司里安静了整整五天,都快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除了在建筑与房地产领域有不错的天赋与经验之外,金桢京在事情的处理方面甚至还不如吴智彬,至少吴智彬不会在李贤因放话说会处理之后还表现得如此焦虑,这兴许也和他把公司看得太重有关。
作为一个曾经被扫地出门的弃子,是金桢京翻盘报仇的唯一希望,由不得他不看重,何况这份工作让他有了个神奇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