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刘意吃撑了在消食, 另外两边是气都气饱了, 还吃个屁。韩馥回去以后就发了大火。
“不过渤海太守,胆敢口出狂言,谁给他的胆子”
堂下坐着一干人, 此刻均不出声, 邻座几人互相交换眼神,过后继续听韩馥抱怨。
“若非他袁家势大, 我岂会做他袁氏门生。想他袁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董卓面前唯唯诺诺,转头做正人君子。真有胆量不留在雒阳, 跑到渤海干嘛, 啊”
等韩馥停下来, 沮授出言劝韩馥, “使君, 袁绍不过”
“我还没说你”韩馥发了半天火没人搭理,现在沮授出头, 韩馥直接把气撒在沮授头上,“宴上以下犯上, 擅自发言,谁给你的权力,这下倒好, 整个冀州都知道我韩馥要和董卓对着干了。”
沮授平白无故挨一顿骂,其他人是看不下去了,刘惠发话, “使君息怒,长公主入冀州,反对董卓只是早晚的事,冀州离雒阳有千里,董卓一时攻不过来,惠以为,眼下当先安内。”
刘惠在冀州颇有声望,有名有才,这人还是韩馥请来当官的,韩馥给了他几分面子,坐下问道,“怎讲”
说罢又看沮授,“你也讲。”
沮授身为韩馥的别驾,地位是有的,就是韩馥基本不听他的。很多时候沮授讲了跟没讲一个样。
气氛稍稍缓和,刘惠松了口气,冲沮授使了个眼色,把机会让给沮授,意思他讲。
沮授抿了抿嘴,没了先前的字字忠心,“袁绍来邺城,是为长公主,他盛名在外,又有除宦官之功,使君在名上已失利,若是让他再得长公主,有汉室公主加成,怕是冀州英才皆向袁绍去。”
韩馥听了一半,脸直接拉下去,“这刘意留不得。”
沮授就知道韩馥在想什么,先前刘意那句无意之话,宴上没人当回事,唯独韩馥神色有变,不是被说中心事还是什么。
沮授再劝,“长公主对袁绍有利,对使君也有利。使君为冀州州牧,手握重兵,又有粮草,麾下猛将皆是忠心耿耿,自比袁绍高上一筹,唯独缺了一物。”
韩馥下意识起身,“何物”
“名。”
这也是韩馥的痛处,他虽贵为冀州牧,官比袁绍大,名声却比袁绍小,身外之物看似不要紧,实则最要命。君不见袁绍身边聚了一大群谋士,替袁绍谋划起事。
沮授说,“若是先前,使君可能在此事不得其法,但今日不同,长公主主动投奔使君,便是天助使君,使君只需尽心侍奉长公主,借长公主之名寻求天下人才,假以时日大业可成。”
韩馥听着着实有些心动,手在案桌上摩挲着,许久后幽幽一叹,“一定要反抗董氏吗”
“使君”刘惠是见不得韩馥到处骑墙头的,董卓都混成这样了,韩馥还要和董卓打交道,就不怕回头别人骂他伪君子吗
刘惠又是循循善诱,“董卓暴行,四海之内早就怨言四起,使君不过顺势而为,顺应天命而已。此时使君迎接长公主,一来拉拢名流,二来也能扼住袁绍。假使他日事变,使君只需献出长公主,亦能全身而退。”
沮授不作答,他实际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本身冀州就是块宝地了,加上刘意就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后,再差能差到哪去
除非脑子进水了。
“可她毕竟只是女流,比不上天子”韩馥面露犹豫,对刘惠说,“我听闻幽州的刘虞素有贤名,又是汉室宗亲,论名望在刘意之上。万一袁绍与他结盟,拥立新帝。”
“刘太尉断不会答应。”沮授斩钉截铁,“刘太尉虽为汉室宗亲,然为政清廉,受百姓爱戴,此人忠于汉室,为臣赤胆忠心。自立新帝非刘太尉之道,使君只需安心照顾长公主,待董卓失势,接天子回邺城便可。”
毕竟这会皇帝在董卓手里,没法,先拿个长公主应付,等迎接到皇帝,刘意就没什么用处了。
刘惠补充,“使君若是担心,不如让长公主书信一封,打探消息。”
刘惠向来懂韩馥,他的话很好安抚了韩馥的不平。韩馥决定按照他俩的意思,把刘意养的白白胖胖。
“可,传我命令下去,再拨人给长公主。”
解决了心头大患,韩馥准备美美睡上一觉,刚走几步又想到一件事,转头问自家的狗头军师,“我观长公主对袁绍颇有好感,诸位可有解决之法”
这个就有点难了,男人和男人的友情他们男人很懂,挑拨离间可以有,但是刘意是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见了袁绍还会脸红,他们很难不想歪。
“派些家眷去”
“让年轻的小郎君多去走动走动”
“我记起一事,这次袁绍带来的人挺年轻的。”
堂内陷入可疑的沉默,袁绍够狠啊,知道自己不行就换人上,话说,能不能直接把袁绍赶回渤海。
真的好烦。
“啊啾。”
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后,袁绍身边的谋士关切看过来,“主公。”
“我没事。”袁绍裹紧自己的鹿裘,鼻尖嗅到那股皮草味,又下意识犯痒。
这都什么玩意。
袁绍嫌弃不已,小地方就是小地方,狐裘没有不说,质量还差。他干脆脱了衣服,改喝酒暖身。
“今日一行诸位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