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朝廷计划战争还得进行充足的筹备工作,但是激进的百姓们还是觉得朝廷太过保守,他们恨不得立即就把刘备孙权抓到玄夏来就地审判。
最初的时候,吕蒙还会对这种狂热激进的气氛惊讶,但慢慢的他也想明白了,其实这种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黄巾出征从来都鲜有败绩,只有吃点小亏的事情,但从没有大败的时候,怎么打怎么赢,百姓们自然而然就开始变得激进起来。
与大汉和诸侯不同的是,玄夏筹备战争,往往不至于影响民生,最多也就是以发行官债的形式减轻压力,就算这样官债对百姓也是有利可图的,没人会抱怨什么。
至于直接投身战场的军户们,那更是战争最大的拥趸,他们并不惧怕为国牺牲,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战死,自己家里也有朝廷充足的保障。
为了更好的前程和荣誉,他们只会想着尽可能多的建立功劳,没有人比他们更愿意踏上战场。
在玄夏,当兵入伍从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事情,而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情。
百姓家里若是被选中做了军户,那都是要给家里的许天师像上三炷香磕几个头来感念恩德的,更有甚者,儿子出征之时家里还要摆上酒席叫来亲朋庆贺送行。
他们不怕投身战争,更不担心黄巾会战败,这种信心和信念让吕蒙不禁惊叹,而很快,他也直观的感受到到了百姓们的信心来源。
吕蒙李正不愿意花太多时间购买官债,最大的原因是没有时间,一天时间的休整过后,他们很快就要往军部去了。
按照许辰的安排,吕蒙会在军中渡过几日,然后才会受到许辰的接见。
对此,吕蒙虽然有些不解,但也没什么意见,正如之前所想的一样,他相信教主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而事实是,他在军中的数日时间里,确实是有所感悟。
在马炎的接待之下,他看到了玄夏最精锐的黄巾部队里装备有多么精良,训练有多么密集,军事会议有多么专业和激烈,看到这些他才直观感受到黄巾的强大源于何处。
当然,这更让他感到了汗颜。
自己的淮南军虽然在李正的帮助下进行了改造,但和真正的黄巾精锐比较起来,依然像是草头班子一样,也难怪兄弟部队能把诸侯打的抱头鼠窜,自己却只能龟缩一隅。
这还是差的太远了些。
不过,这些东西固然不同凡响令人惊叹,但依然没有让吕蒙领会到许辰的深意。
一直到马炎带他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没有什么强大的装备,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战士,但却让他感受到了黄巾的灵魂。
他也由此明白了,那个男人的深意是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