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处的位置不错 ,就在东大街的附街上,房子也比第一处的大足足有四进。这房子是之前被皇上抄了的内务府管事置办的,房子很新就是抄了以后归了国库,就由管着房产的官员决定卖了换现银收归入库里。
第三处房子最大有五进六七十间房,原是祖上富贵过后来落魄了的子孙们争家产,这处宅院是谁住另几家都要闹事,只能卖了拿些银子大家平分。
冯渊对第二处房子最满意,位置好房子也新关键是产权没有什么纠葛价格也适宜。
第一处的那个小了点位置也没有第二处好可要价却极高。第三处房子大是大了格局却没有第二处好,而且这房子建的时间也不短了,买来自家还要翻修一番不合算,就怕这宅子是祖屋之类的对哪个子孙有意义,回头卖了房还说他仗势欺人强买这屋子。
就是最后说清了对他的官声也不好,容易造成不当影响。
他看完当然是对第二处最满意,可这么大的事总得跟柳沅商量一下,让人赏了几两银子给带路的人说要考虑考虑就回了家。
柳沅也知道最近丈夫正在看房准备搬家,对这事她也是赞同的。几个孩子越来越大,龙凤胎还有三位师傅要在家教导,以后丈夫还说要把空间里的马弄出来养在家里。
现在这房子都显得不够用了,以后三胞胎大了院子里都跑不开,更别提养马的事儿了。就是冯渊那匹拉他上下衙门办公的马都养在院里挤的慌,再来几匹直接成马场了。
冯渊回到家用过膳坐下同妻子说起了今天去看的几处宅院,柳沅也没看过光听丈夫说也最喜欢第二处。
她从丈夫的话音里也听出他偏向第二处房子,她也相信自己丈夫的眼光就说随丈夫决定。
冯渊看妻子这么说就决定了买第二处宅院 。说了他的决定柳沅也没有异议,第二天冯渊就同管这事的同僚说了要买那被抄了家的宅院。
同僚也不奇怪冯渊的选择,三处房子确实是那一处最新,那还是那被抄了家的千挑万选的位置刚盖好一年不到就被抄了。被抄的时候犯官家才住了不到三月,所以冯渊买了这宅子是最合算的。
既然都是熟人那就好说话办事,这宅子是被抄没的,原是归了内务府。只是内务府由忠顺王爷接管了后,发现这宅子放着没什么用只能生灰就划到了户部,然后从国库里划了一笔银子到内务府,相当于把这宅子卖给了户部由户部决定房子的归属。
当时那笔银子也不多也就三千两不到的样子,只是这各家都有自己的住处,平白无事的谁花那些银子买这么大的宅子。
大官有住处看不上,小官缺住处但更缺银子买不起。现在既然冯渊要买这宅子,那就拿个最低价三千两出来,总不能让户部做亏本买卖吧。
冯渊听到这价格就说这房子要了,要知道那可是在京城的四进宅院,而且基本上是新的。要不是最近朝里事多,那些官员都将银子还了国库家中有些拮据,这么好的房子还轮不到他一个户部五品小官能买下,早不知被哪户官家显贵买去放着等分家时给子孙了。
房子定好了柳沅也将银子准备好,等第二天找到那同僚办了房契付了银子这房子就属于冯家了。
房子是买下了但还是要修缮整理一番,倒不用大修,只是久不住人总会有几处破败没人气生气。只要叫家里的下人去打扫一番,在叫几个泥瓦工匠去看看有没有地方漏雨漏水的修整几天就行了。
房子休整的很快,冯渊找人挑了个适合搬迁的日子就将家给搬了过去。原来住的地方也不卖了,现在先放着以后可以或借或租给别人。
这是柳沅到这里第一次买的房产,也是他们一家上京后一直住的地方,早就住习惯了。要不是这孩子太多宅子不够用还真舍不得搬。
搬进了新宅也要请相熟的人家来吃顿饭暖暖屋,冯渊请了户部一些一同做事交情好些的同僚上门还有几位在翰林院出来私交不错的同年。
忠顺王爷要是一起来大家都不自在,所以冯渊早就亲自上门同他说好了找一天单独请他上门吃酒菜。忠顺对这安排高兴的很,他可不想同那些不认识的大臣一起吃饭,他的身份太高去了也吃不好说不定还会有人借机攀关系。
他只想做他的逍遥王爷,要不是皇上真有事了没人办他才不会被赶鸭子上架去办差。冯渊到现在也只是一个五品小官,同他相交也不打紧,而且他们怎么认识的皇上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要是同那些大臣来往的密切了,就是皇上心中不嘀咕,外头那些个御史什么的也是盯的死紧。传出什么不好的风声就麻烦了。
他一个王爷这点事也不算大,冯渊这小官可要被另眼看待一阵子了。他们俩关系现在挺好的,也就不给他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