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是哥哥的好事儿。”黛玉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抬手接过王玚递给她的茶杯,却只是握在手中,“哥哥瞒着我好大的事儿,方才还那样,我还不曾给哥哥摆脸色呢!”
王玚笑着剥了几个松子托在帕子上,“是我错了,罚我给妹妹剥松子罢——妹妹说是什么事儿?”
黛玉慢慢道:“哥哥受命主管筹建公用藏书阁之事——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
“我当是什么!”王玚失笑,“这个不过是差事罢了。没什么好说的。”
黛玉斜了他一眼,气道:“哪里是小事!”
她缓了缓,又笑道:“我听说,藏书阁的书不够了,哥哥捐了好些自己的藏书——这个怎么不与我说?还是圣上降旨褒奖,我才知道的。”
王玚听黛玉今日步步紧追,揪着这个不放,奇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妹妹怎么感兴趣了?”
“建藏书阁以供天下读书人借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黛玉慢慢说道,“只是,这也是大事,绝不是哥哥一个人就能办成的。”
“这几日公主与我说了不少,有些事我听了她的话,不免就多想些——哥哥,建成了这个,是名传千古的大事。不必我说,我瞧着哥哥传来的书信,这些日子就是在做这个罢?有不少诗文,叫我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知道了。”
王玚一笑,点头道:“是,倒不是为了什么名传千古。我实际得很,就为了打响咱们家在士林中的名声,日后铺路罢了——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前期武将还受重视,等朝纲渐稳,没有哪一个皇帝是撑得住不疑心手握兵权的重臣的。为长远计,王家还是弃武从文的好。所幸父亲如今手里兵权已经交了,叔父也是文官,到了我这里直接走的科举,已经是转型成功了一半了。”
“哥哥直爽。”黛玉也笑了,“哥哥同我掏心掏肺的,我也有话要劝一声哥哥。”
“如今王家名声日起,那些世家心里回过味儿来,未必不会嫉妒。这样大的好处,不是咱们一家能吃得下的。所以我劝哥哥,宁可分了,不能撑死——不如谏言,也给其他世家一个好处,也不致叫上头疑心。”
王玚大笑道:“这个同我想的一样!如今我是稳坐钓鱼台,等着他们来求,好欠我一个人情!拿捏得差不多了,自然上书,大家踊跃捐献,都得一个好名声——妹妹早不也说了,这样大的事,这样多的书,只靠着一个人,是做不成的!”
黛玉忍不住微笑,嗔道:“哥哥好谋算!还叫我白劝了——又来看我的笑话!”
王玚道:“哪里是笑话!妹妹这样,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是你想着我呢!”
黛玉心里也高兴,只是不好意思说的这样直白,低低应了声,便转而道:“还有,哥哥捐书,今日便把我这里的书也一并拿去——父亲从扬州来时,大件儿的东西运回了姑苏老家,书却一并都带来了。我收拾了约有五千来本,都是家里这些年的藏书。虽有些重的,可藏书阁内也不能一样一本,兴许哥哥用得着,咱们凑个整数,一万本好听些。”
王玚不禁愣住了,半晌才开口道:“多谢妹妹慷慨,我……”
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高兴。
黛玉见他这样,自己也兴高采烈的——从来都是王玚处处帮扶,时时照顾,她却没什么地方能帮上忙的,如今好容易有个机会帮忙,哪里能不高兴?
她脸上的笑让王玚心里一阵柔软——是真将自己放在了心上,才因能帮上自己就这样高兴的罢?
半晌还是黛玉见王玚死死盯着,先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推开他,“别这样盯着,怪不好意思的。”
王玚这才微微低头,正看见帕子上满满的松子,便推过去示意黛玉捡几个吃。
黛玉拿了一粒,却不急着吃,又开口道:“其实还有一件事儿的,我心里拿不定主意。父亲又不在,王姑姑毕竟不是家里人,所以想来问哥哥一句。”
王玚忙问是何事。
黛玉却有些犹豫,迟疑着道:“是公主提出来的,说、说要办女学。”
王玚扬眉道:“女学?宫里不是办了?”
黛玉却摇了摇头,“不是那个,公主是说,既然圣上开口办公用藏书阁了,为何天下贫寒女子便不能读书识字?未免太过不公。所以她跟圣上说了,要办一个女学,招收贫寒的女子读书识字。又说叫我来帮着,宫内的几个公主郡主也说要办。只是我总觉着不大稳妥,所以才来问一声哥哥。”
“妹妹自己心里是想不想呢?”王玚却不直言,反倒问黛玉是如何想的。
黛玉有些羞赧,却还是坚持道:“我是想的,其实也是心里有些不甘心。为何女子便只能这样困于后宅?跟着父亲、哥哥在扬州、京里呆的久了,我心里就越发不甘,恼恨自己为何偏就是个女子,什么事儿也做不得,内不能帮上父亲哥哥,外不能帮上受苦的百姓。”
“原先自己在家中安享,一应外事全都不知。后来这两年来了京里,在荣府呆过,又经王姑姑教导,加上父亲去了蒙邯州,屡次来信,竟才知道天下苦寒之地如此之多,百姓又是如此之苦!”
“哥哥,我不甘心这样。”
黛玉垂下眼睑,看着有些失落,“纵是有什么女则、女诫、女四书管着,我心里还是生出这样心思来——哥哥,我不想这样一辈子困在后宅,每日只是什么家长里短、勾心斗角。看了公主,纵是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妄为,我、我还是……动了心思。”
王玚静静想了半晌,苦笑道:“妹妹,我说一句,你别见怪——只怕是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黛玉未来事业的苗头出来了,但不是现在,至于为什么,过后王玚会分析的
我觉得这就是这里黛玉跟原著里的不同之处,林如海还活着,还有平昌的耳濡目染,平常也能接触到外界了,王玚也不避着她,所以我觉得以黛玉的性格,不会甘于只是在后宅生活的,她不见得像王玚那样有多少功利心,但是也一定不会甘心只是这样碌碌无为,这是黛玉的改变